企业总部大楼及园区建设有什么需求与痛点?这场圆桌对话一一解读-山猫体育app官方版下载

浏览: 人
6月2日,“协同创新,共创可体验的智慧空间”研讨会暨达实智能上市13周年庆典在达实大厦成功举办。活动围绕着智能化手段如何提升建筑物业价值、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及达实智能如何基于良知驱动,打造可体验的智慧空间等精彩话题展开交流共创。

圆桌对话环节中,达实智能董事副总裁吕枫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林珊,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青,深圳科技工业园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谢建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邵郁展开对话,共同探讨了当前企业总部大楼及园区建设的需求与痛点。

713a1588.jpg
,赞15



吕枫

各位在建设或者运营自己的项目的过程中,对智能化有什么样的期望和诉求、希望智能化帮助各位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林珊

我们做智能化设计要去怎样考虑?设计人员面临的痛点是,首先不能做拿来主义。因为现在的建筑设计就像快餐一样,一个新技术我马上拿来用上,但是所有的最新技术都装上并不一定能够发挥它自己应有的特点。做建筑设计强调协同性,并不是一味选择最新最好的,而是要去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刘董事长说的一点我很赞同,就是我们要考虑这栋办公楼的受众是谁。一般分为自用和出租两种,在自用办公里面也分为长期办公的人员和有出差需求的人员。设计建筑需要把它当做自己的家一样,需要舒适也强调体验感与幸福感。

体验与幸福感怎么考量?可以从“无感知”的方式来考量,不需要太多人为的操作;第二是需要考虑节能,现在讲究的超低能耗,或者零能耗,它的可再生能源要占10%,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考虑到一栋楼的整体能耗如何控制。

当然,建筑设计也不能够太过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个性化;同时也需要考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如何能够让今后的运营维护工作量减少,能够易于调试。最后我想要强调的是,设计一定要有前瞻性,也要在性价比高的情况下更多地体现楼宇的亮点和特点,也能达到未来“双碳”政策的要求。


叶青

在多年前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城市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实践,重新定义建筑,让建筑成为城市的山,把建筑这个由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等无数个元器件组成的巨大工业品转化成可呼吸、能生长、有故事的生命体。这个思维的转变本质上是工业思维向生态思维的转变。

建设行业倒推了工业化的进步,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地增长。人类社会发展,社会及城市壮大的直接结果是建设行业占据了自然资源的50%用于建城,产生垃圾的50%也是城市活动,整个的碳排放在中国超过了总碳排放的51%(包含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以及建城以后的小号的能源)。生态代价就是每天75个物种的消亡。

因此,生态修复讲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其实就是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当我们人类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的时候,也要给别的生命留一点生存空间。比如我们占了3000平米土地用来建楼,就用4000平米的空中绿化还给自然生物生存空间。所谓活体的建筑,当它成为“山”的时候,山底山腰山顶的生物和植物也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人们适合在朝南或者朝北哪个楼层办公居住,也都有所不同。

那么如何让一个不动产成为人的生活当中,最可以应变并适变的存在?这或许是建筑业今后最大的挑战与进步。也就是说,房地产业或将转变成时空运行业。

我们曾经找了很多物业公司,也花了很多物业管理费,但是很难找到心心相印的陪伴者,始终觉得不是我想要的。也不能怪任何人,大家都很努力。

有时候我们的经验会成为我们的包袱,如果用过去的经验和工作方式能够挣到钱,那么我们为何要改变呢?人们在家可以用电脑办公,但却要到公司去?

过去是为了薪资,未来可能是为了连接,为了与人交往,为了爱的联系与表达。所以办公楼里200米范围内需要有交往空间,健身房、咖啡厅等等。比如我们7年前把幼儿园建在了办公室,让员工可以带小孩来上班,它能产生的连接是完全不一趟的。现在孩子们的能量与领导力远远胜过同龄人,这其实是我们能够给员工及租户最好的价值回报,是千金难买的。

建一栋让人幸福的楼,建一座让人幸福的城,才是建设行业最终的本质。



谢建朋

科技园目前基于大湾区及深圳的对外业务拓展,拥有的物业类型也很多。有办公类写字楼,总部研发等类型,还有部分旧有的写字楼和在建的新项目。新项目也包含研发总部、公寓、以及一部分商业体。

不同园区建筑类型,它的管理难度、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这个过程中问题和痛点,有的是运营管理效率问题,有的涉及客户满意度问题,入驻企业、员工的层次不同,诉求也千差万别,导致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这几个方面来讲,我们可以推出园区运营管理的一些症结所在。

首先是硬件基础设施这方面,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加以更好设计建造,让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且便捷;更重要的是软件,智能化数字化怎么能和硬件设施进行匹配,满足不同的企业客户群、员工千差万别的需求,进一步服务于客户与入驻园区的员工。

此时需要智能化数字化提供一些实际的山猫体育app官方版下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为园区的运营管理者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围绕园区客户,获得客户的信任信赖,围绕园区内的企业从衣食住行各层面提供更高端的服务,让人在区域空间当中感觉得到舒适,这也是很关键的。


邵郁

我做建筑教育时间很久,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教育学生。学生会讲,老师在讲台上的激情给了我最大的感染力和动力。但是这两年我有点混沌,讲台上似乎激情也减少了,这也是当时学校派我来深圳,我非常希望接受这个机会的初衷之一。

我来到深圳之后有了更多不同的体验,深圳哈工大校区有一片新建校舍有11万平米,8万平米是教学区,3万平米宿舍区。作为一个设计类学校,这个教学场所需要非常多且丰富的空间场景。我们学院独特的教学理念也决定了,这个教学场景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空间,比如由传统的授课的地方变成可以交流作图的工作室,也会有研讨型教室和开放的实验室。

这些多类型的场景怎么实现?第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就是,设计学院被设计成了一个普通的办公楼。其实楼宇本身建筑设计的很精彩,但是在实施及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法实现我们想要的场景功能,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都在把可能不合未来的东西进行纠正。

基建快结束的时候,第二个痛苦就来了,我发现我对它的管理无力控制。这个过程中达实的同事来协助我们做规划,交流的过程中让我对以往的困惑有了新的想法。

今天活动的主题“智慧空间”这个提法要比“智慧建筑”让人更加舒服。因为以前对于建筑科学与建筑节能的认知,都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接下来怎么往下走?这是建筑学经常反思的问题。实际上需要回到人本,回到最早建筑初起的样子,就是建筑如何为人服务,如何可变并适应未来,如何适应更多的技术。

今天的物联网应用在建筑领域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管家的作用,是润物无声的,我们不需要感觉到它的存在。达实大厦楼下的刷脸道闸就让我感受很深,我能想象到一个在深圳打拼的年轻人,早起冲进办公楼打卡,通过刷脸屏幕的时候迅速被识别,这就是一个真正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所以未来的真正的智慧建筑与空间,应该能够提供更多的为人而设计的场景,这些场景在设计初期就替用户精心考量过了。希望将来教学中也能逐渐实现这种观念,也相信未来的建筑不会是现在的模式,而是已经让物联网技术、平台等应用沉浸在建筑之中,真正为人去服务。
>
网站地图